2009年年鉴

发布时间:2019-10-12 16时35分
字体:
访问量:12
分享到:

【基本情况与年度特点】2008年,全州幅员面积84242平方公里,辖13个县,224个乡镇。全州年末户籍人口总数882467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694174人,非农业人口188293人;藏族占55.3%,羌族占18.8%,回族占3.3%,汉族占22.4%,其他民族占0.2%。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比去年下降1.8个千分点。全州城镇化率29.1%,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2008年阿坝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项目

单位

实绩

同比增减(+%

地区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民营经济增加值

粮食总产量

肉类总产量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保费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市污水处理率

城市垃圾处理率

普通高校在校生数

中小学在校生数

广播综合覆盖率

电视综合覆盖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万吨

万吨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

%

%

%

%

75.6

20.2

22.9

11.3

32.5

28.2

15.3

8.3

18.1

82

4.19

101.4

216.5

93.4

1.03

11829

2555

9.75

51.6

6255

149023

72

86.2

94.1

-35.7

-14.8

-55.9

-48.6

-22

-39.4

-11.5

-2.2

-27.8

-24.5

-52.2

126.5

91.9

9.6

-3.7

10.3

6.2

3.5(百分点)

-16.3(百分点)

14.7

-3.6(高、初、小)

-6(百分点)

-7.7(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特点:2008年,受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破坏,全州经济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季度,同比经济发展实现近10年来的最高速度,实现生产总值21.07亿元,增长14%,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二至三季度,因汶川特大地震,使全州农牧业严重受灾,工业基础被摧毁,以旅游为主导的服务业遭受重创,重要经济指标出现大幅回落。四季度,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加快灾后重建机遇,实施交通、工业等重大项目,经济下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5.6亿元,超额完成计划2.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亿元,超额完成计划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29元,增10.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555元,增6.2%。从产业结构分析,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8.6:43.2:38.2变化为26.7:30.3:43.0。第一产业提高8.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2.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下降13.2个百分点,建筑业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4.8个百分点。全州呈现出灾后恢复重建步伐加快、社会大局总体稳定、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

【地震灾情】5月12日14点28分,我国发生了以四川汶川(宏观震中:汶川县漩口、映秀镇蔡家杠村牛圈沟一带,震中坐标:北纬31°00′,东经103°24′。)为震中的特大地震,震级达里氏8.0级。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阿坝州13县、215个乡镇、69.3万人受灾,20278人遇难,7668人失踪,4510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23亿元。一度时间,交通全线瘫痪,通讯中断,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相互隔断,成为孤岛。全州房屋及基础设施严重损毁,生态严重破坏,农牧业严重受灾,工业基础被摧毁,以旅游为主导的服务业遭受重创,我州经济和社会赖以发展的“心脏”和“发动机”受到严重毁损。

5月17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漩口视察灾情

5月14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震中映秀视察灾情

【抢救生命】地震发生后,中共阿坝州委、州政府立即成立侍俊书记为指挥长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对救灾工作迅速作出部署。州人民政府发布汶川县7.8级地震一号公告,立即启动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自救互救,尽最大可能解救被困群众。及时向灾区调派医务人员,在“黄金72小时”内实现重灾县医疗救援全覆盖,从废墟中抢救被困群众39094人,紧急转移游客和受灾群众18万人,收治伤病员42万人次。整合军地力量,强化卫生防疫,进村入户,实施消毒、杀虫、灭蝇无缝覆盖,实现了大灾之后无疫情。

5月13日,州委书记侍俊沿着险峻的灾后道路向震中进发

5月13日,州委常委、副州长吴泽刚(现任州委副书记、州长)在映秀小学指挥抢救被埋学生

【安置受灾群众】奋战60天,解决41.2万城乡受灾群众的过渡住房问题,稳定了人心,安定了社会。及时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临时避险转移受次生灾害严重威胁的11.1万群众,保证了生命财产安全。先后实施临时生活补助、后续生活补助和纳入现行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救助政策,共发放救助资金5.9亿元、救济粮1.7万吨,帮助受灾困难群众渡过难关。创造性开展灾后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4万余人。积极解决受灾企业职工的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问题。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余人,实现劳务收入4亿元。扎实开展因灾失地群众安置帮扶,实现1万余名因灾失地农民全部返乡、全部安置、无一人外迁。强化宣传引导,积极沟通抚慰,做好灾后心理服务。

【抢修基础设施】顽强奋战,突破前所未有的难题,科学、安全、快速抢通交通“生命线”,圆满完成应急运输任务。震后3天打通理县古尔沟至汶川县城的第一条生命通道,5天打通都江堰至映秀、黑水和松潘县至茂县的道路;8天打通汶川至茂县通道,基本恢复州内应急环线;奋战三个月,克服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抢通都汶路,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交通救灾奇迹。到年底,抢通了全部国省干线公路和受灾乡镇通乡通村公路。通信、电力、水利、广播电视等部门全力抢修损毁设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了通信、供电、供水和广播电视播出信号。

【保障救灾款物】做好救灾物资的筹集、接收和调配,开通资金拨付“绿色通道”。中央和省财政共调度各类救灾资金58.5亿元,州财政及时调度各类救灾资金50.7亿元;州红十字会、州慈善总会、州财政等接收捐赠资金7.7亿元和总价值1.5亿元的救灾物资。层层建立监督机构,不断完善监管制度,明确资金管理实行“一个口、一个户、一支笔、一本册”,物资管理实行“一账、一表、一单、一册”制度。通过建立救灾款物统一台账、发放明白卡,落实财政补助(贴)资金和救灾救济公示制度,促进了救灾款物的规范管理和使用。国家、省、州、县审计部门四级联动,加强抗震救灾款物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及效果的全程跟踪审计,阳光救灾作用突显。

【对口支援】广东、山西、湖南、安徽、江西、吉林、眉山、遂宁等对口支援省、市坚决贯彻中央和四川省的统一部署,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灾区调研,开展对口支援,确定援建项目305个、总投资83亿元,一大批援建项目开工建设。广大援建干部和工作人员远离家乡亲人,不畏艰难险阻,日夜奋战在灾后恢复重建的第一线,充分展示了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和亲民为民的情怀,充分体现了与灾区群众血脉相连的手足之情,真正是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向前进。对口支援省市人民的深情厚谊和无疆大爱,阿坝人民将永远铭记。

【安全温暖过冬】按照“四保一储备”的要求,坚持党政齐抓,全民动手,加大督查力度,派出工作骨干深入重灾村寨帮扶群众,迅速开展受灾群众自建过渡房拉网式排查,迅速推进过渡房加固保暖整改,加强消防和电力保障,深入细致解决群众困难。到11月27日,全面完成近7万户受灾农房的维修加固任务。到年底,全州农房重建开工率超过80%,竣工率超过31%。加固保暖整改自建过渡房3万余户,发放棉被70余万床、冬装50余万套、棉鞋3万双、火炉3万套,储备口粮4500多万斤,确保受灾群众无一人挨冻受饿。

【农业恢复发展】抢收小春作物3.4万亩,大春作物补种改种15.3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5.32万吨,比上年减少1.99万吨,下降11.5%。震后向州外累计销售蔬菜37.7万吨、特色水果19万吨。整理恢复受损农田5000余亩,及时修复受损沼气池、提灌站等农业基础设施。狠抓灾后中药科技产业恢复,中药材生产基地稳步发展。大力推进畜牧业恢复发展,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肉奶产量分别达8.3万吨、10.3万吨。

【工业恢复发展】153个工业项目纳入国家灾后重建规划。到年底,61户规模以上工矿企业恢复生产。阿坝铝厂以5倍于震前产能恢复生产。映秀湾电站3号机组、天龙湖、金龙潭等电站恢复发电,恢复装机达153万千瓦;柳坪、薛城、绿叶等电站竣工投产。茂县—德阳500千伏输电线路恢复运营。

【服务业恢复发展】加强旅游设施安全排危和地质灾害、环境灾害安全防范,主动拓展西北客源市场,大力组织九寨沟、黄龙双飞旅游。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99.8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42亿元人民币。迅速组织恢复灾区商贸流通服务,建立应急商场、商店,保障物资供应,促进个体工商户恢复生产经营,灾区市场物价保持稳定。稳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亿元。

【民生工程】全面启动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完成1915户、9298人的易地搬迁安置,病区2.64万名适龄儿童全部转入寄宿制学校就读,解决81所学校安全供水问题,对11.6万人实施口粮供应,为病区供应口粮1729万公斤。建成17所集中供养和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对3144名Ⅲ度大骨节病患者实行集中供养,对38040名Ⅰ、Ⅱ度大骨节病患者纳入农村低保,发放生活补助和低保金1722万元。扶持农村贫困人口2.9万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21处,完成136个贫困村饮水工程,解决8.54万人的饮水安全困难。完成“一灶一炉”温暖工程1.1万套、农村户用沼气池3000口。

2008年大事记

1月7日至8日 中国共产党阿坝州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马尔康召开。会议提出了我州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明确了2015年全州基本实现“一强一地二区”的战略目标。

2月26日 全州“与党同心、与社会主义同向,感恩报国”教育活动正式启动。

3月 受西藏拉萨“3·14”事件波及,我州阿坝等县发生了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州委、州人民政府坚持“一坚定、两依靠、三坚信”的反分裂斗争基本原则,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平息事态,稳控局势,维护了全州社会政治局势稳定,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实现了“不反弹、不蔓延”目标,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稳定环境。

5月6日 四川省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在红原县麦洼乡正式启动。

5月12日14时28分 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里氏8.0级地震。

5月12日 中共阿坝州委、阿坝州人民政府成立以侍俊书记为指挥长的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启动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组织动员全州力量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5月1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到汶川县映秀镇视察指导工作、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

5月17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汶川县视察指导工作、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

5月15日至20日 先后打通理县古尔沟至汶川县城、都江堰至映秀、黑水和松潘县至茂县、汶川至茂县道路,基本恢复州内应急交通环线。

5月2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在映秀镇救灾现场与专程走访慰问中国地震灾区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会面,并答中外记者问。

6月11日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机制,由广东省、山西省、湖南省、吉林省、安徽省、江西省分别对口支援我州的汶川县、茂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小金县。

6月17日 省委、省政府决定由眉山市、遂宁市分别对口支援九寨沟县草地乡、金川县安宁乡的灾后恢复重建。

8月1日 经过60天奋战,我州解决了41.2万城乡受灾群众的过渡住房问题,稳定了人心,安定了社会。

9月2日 都汶路抢通工程取得重大胜利:映秀到汶川段被毁公路被抢通,创造了交通救灾史无前例的奇迹。年底,抢通了全部国省干线公路和受灾乡镇通乡通村公路。

9月 全州13.5万名中小学生复学复课,其中州内复课12.2万人、州外异地复课1.3万人。

11月27日 我州全面完成69379户受灾农房的维修加固任务。

12月12日 阿坝铝厂灾后恢复生产启动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四川省和阿坝州地震灾区企业恢复重建取得阶段性的重大胜利。

12月19日 阿坝·红原机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暨省道209线、301线公路建设开工仪式在红原龙日坝隆重举行。

12月27日 阿坝州灾后恢复重建21条国省干道和经济干线公路举行了集中开工启动仪式,通乡通村路、断头路建设全面启动。

年底,按照“四保一储备”的要求,全州加固保暖整改自建过渡房3万余户,发放棉被70余万床、冬装50余万套、棉鞋3万双、火炉3万套,储备口粮4500多万斤,确保了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撰文:阿坝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何飚 刘侠 李涌等图片:阿坝日报泽尔登等数据提供:阿坝州统计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