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政务联播

产业振兴解锁“幸福密码”
——松潘县山巴村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发布时间:2025-07-04 08时54分
字体:
访问量:12
分享到:

■张冬妮 记者 龚绍珍

景镇相连、交通便利,村庄和美、乡亲和谐,村道纵横、民宿林立,车辆往来、游人如织……这便是松潘县川主寺镇山巴村。

山巴村地处九环线川九路旁,是九环西线到九寨沟的必经之地。近年来,山巴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民宿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配套1000万元资金;2023年荣获“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获得500万元资金支持,成为我州首个实现两大省级荣誉“连跳”的村庄。这两块“金字招牌”,不仅是山巴村民族团结、文化交融的见证,更成为撬动乡村发展的“杠杆”,独具特色的藏寨以蓬勃姿态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从“面子”到“里子”的全面升级

仲夏时节,记者走进山巴村,宽敞的村道干净整洁,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和藏式特色民宿客栈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村口停车场里整齐停放着几十辆旅游大巴车……宜居宜业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我们村硬化了3.4公里道路,改建排污管道6000余米、用水管网5000余米,安装太阳能路灯80余盏,新建100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改建集体经济跑马场,新建民族文化展览馆、团结舞台、水文景观、马帮文化广场……”山巴村党支部书记出吾卡介绍道。走进新建的文化广场,只见青石板铺就的广场宽敞整洁,广场中央新建的团结舞台和民族文化展览馆与周围的民居风格相融相辅。“以后,村里的文娱活动、婚庆喜事都可以在这里举办,不仅能增强村民之间的凝聚力,还能逐渐把民俗活动融入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出吾卡已经开始绘就下一步的发展规划。近年来,山巴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全体村民拧成一股绳,利用两项配套资金,积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整个村庄焕然一新。

“现在出门脚不沾泥,晚上路灯亮堂堂,推开窗就能看见青山绿水,打开门就能迎接客人,这就是咱们想要的乡愁!”村民更尕彭措一番感慨,道出了山巴村的“蝶变”初衷。

从“输血”到“共赢”的发展密码

如果说基础设施提升是山巴村的“面子”之变,那么产业振兴则是激活“里子”的关键。村会计泽旺更扎翻开账本,一组数据格外亮眼:“通过‘保底分红、打工租棚、产业链户’三大模式,我们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保底达135万元。”山巴村还成立了松潘县川主寺镇山巴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依托德勒达格跑马场,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17万余元,数据的背后,是山巴村对“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的深耕。据悉,山巴村有121户、664人,村里有14家酒店和民宿、床位2100张,餐厅能一次性接待600人就餐,一年接待游客量在24万人次左右,今年同期增长8%,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山巴村秉持农业为基、旅游为形、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成立松潘县川主寺镇山巴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将全村资源整合起来,融合民族文化建设德勒达格跑马场,吸引游客前来打卡体验,敲开乡村旅游发展之门;依托魅力乡村打造特色民宿群,既为游客提供便利,又让村民通过房屋出租、参与经营拓宽增收渠道;利用村域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招商引资建起松潘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让农户深度嵌入产业环节;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让村民从农民变身为产业工人,长期固定的就业岗位达60余个。

“待会儿有几桌客人要来用餐,我们正在给他们准备牦牛肉菌汤锅。”泽仁卓玛和她的搭档将装着各类菌菇的汤锅放置在餐桌中央,周围有序摆放着酥肉、牛肉丸子、青稞饼等菜品,只等游玩尽兴的客人前来品尝。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泽仁卓玛干起活来格外有劲。

从“共美”到“共富”的振兴愿景

从“省级示范”到“特色村寨”,从民族团结的“心凝聚”到村民幸福的“实感受”,山巴村的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民族团结的力量。“我们村有藏、羌、回等多个民族,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有了今天的喜人变化。”出吾卡说,无论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义务投工投劳,还是产业发展中的经验共享,大家都互帮互助,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如今的山巴村,不仅“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更“稳得住收入、过得上好日子”。正如村民索郎王邓所说:“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是真真切切赶上了党的好政策,实现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更多游客的到来、更多产业的落地,山巴这座“颜值”与“内涵”兼具的村庄,必将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松潘县将持续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不断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胜地,让松潘成为游客流连的“诗和远方”。

2024年8月,随着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全线通车,“坐着动车上高原”变成现实,松潘县文旅融合发展步入快车道。一年来,松潘县聚焦“动车+”“自驾+”“民宿+”“服务+”,进一步加大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新建、改造一批停车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等,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着力打造文旅融合新标杆。以文化为魂,以旅游为媒,文旅融合为松潘县全域旅游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越来越多游客来到松潘,带动当地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群众收入持续增长,文旅产业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