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阿坝要闻

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走笔

发布时间:2021-01-20 10时23分
字体:
访问量:12
分享到:

守望历史遗脉传承文化薪火

——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走笔

■梦非 记者 杨俊 罗斯基

羌族是我国唯一一个以民族族姓记入甲骨文的民族,被誉为中华民族演进史上的“活化石”。羌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茂县羌族人口占全国的30%以上,是全国羌族最集中居住的羌文化核心地,也是羌族文化最古朴、最厚重和传承最系统的地区,承担着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羌族文化及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损毁。2008年10月,羌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启动。恢复重建中,为抢救保护羌族文化,国家相关部门设立了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制定了《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系统整理和挖掘羌族文化资源,羌寨重建更加突出羌文化元素表达,羌绣与多个世界知名时尚品牌形成良好合作,“羌文化+旅游”“羌文化+创意”等业态模式不断涌现,羌族文化生态呈现出勃勃生机。茂县,作为保护实验区核心地,羌文化保护传承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寻根溯源

点燃传承保护燎原之势

文化,需要像物质一样经过“盘点”才能摸清家底,只有弄清楚自己的文化状态,才能明晰思路,将保护传承工作富有成效地开展起来。于是,茂县以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为保障,对羌文化展开了全面普查,几经努力,摸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现状与传承者的情况。普查期间,羌语言、音乐、舞蹈、习俗、医药、技艺等得到了有效收录。据统计,共收集到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谚语、方言、笑话、民歌400余个(条、首),民俗实物1200多件。黑虎“万年孝”等一批非遗项目也得到了深入发掘整理,耗资70余万元的“非遗数据库”建成。特别是《茂县民间文化集成》的收集整理和编辑出版工作完成,为羌文化的传承保护打下了基础,解决了全县文化“有什么、是什么”的根本问题。

保护好一方文化,有一个好机制无疑是首要问题。为此茂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文化部门负责人、羌文化专家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同时,着眼长远,立足保护与传承原则,宏观与微观兼顾,《茂县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实施细则》《瓦尔俄足保护性规划》《羌年保护性规划》等通过专家评审后落地生根,让羌文化保护传承成了有序而长远的事情。

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得有营养丰富的“根”,而这“根”只有在民间才能茁壮成长。基于此认识,茂县在保护传承中始终坚持把“根”留住,建成了赤不苏、沙坝、较场、土门、凤仪羌文化生态保护片区;投入200万元在雅都、曲谷、三龙、永和等地建成了8个羌文化传习所,投资3700万元新建了羌医、羌药、羌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完成了赤不苏镇四瓦村、黑虎镇小河坝村传统村落保护建设,为民间文化传承提供了阵地。

同时,茂县将传习地与集中展示地结合起来,在九环线旁投资7.2亿余元,新建和重建了古羌民族民俗休闲文化中心——中国古羌城、中国羌族博物馆。建成后,作为羌族非物质文化载体,成了羌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开城仪式、多声部、羌笛、口弦等活态展演已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客也达到了20万人次左右。

在对非遗项目的集中展示中,传统节日的恢复与展演正成为茂县的文化品牌。自2009年举办首届“瓦尔俄足庆典”“羌年庆典”以来,该县传统节日已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承和展示。如今,由政府主导、民间自发举行的文化节日遍布县城乡村,“水神节”“瓦尔俄足节”“基勒俄苴”“转山会”“哟米节”“太平灯会”“马马灯会”“还愿节”等五彩纷呈。

多年来,茂县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以羌城为集中展示区,以非遗传承中心、镇传习所为基地,通过定期举办“瓦尔俄足”“羌年”及羌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对古羌文化进行发掘弘扬,取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创作的大型原生态歌舞《羌魂》已为6万余人上演150多场次,《羌族多声部》《肩铃舞》《腰带舞》《跳甲》等非遗项目更是远赴欧洲、韩国、新加坡等国进行交流。

与时偕行

推进羌文化传承与保护

历史悠久的羌文化,除了漫长时间留下的古老深刻的印记,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努力。尤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其传承和保护更加步履维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传承人、传承方式以及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传承性,其核心保护对象是传承人。为此,茂县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确定与管理作为大事来抓。在引导群众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基础上,鼓励民间文化人士申报非遗传承人,同时严把关口,使确认的传承人都能具备基本的传承能力和水平。目前,全县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有国家级4名、省级29名、州级47名、县级78人,传承着134项非遗项目。为发挥传承人的传承作用,县文化部门还建立了一整套考核评估机制,十多年来,该县用于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教授徒弟及生活补贴等的资金已达1706万余元。

群众是文化传承的基础,茂县充分发挥民间文化人作用,以非遗协会、羌情协会等文化社团为基本组织,给予引导支持,使其成为中国古羌城对羌文化进行活态展示的主要群体。2015年开始,该县先后在原雅都、太平、曲谷和黑虎等7个乡镇设立了羌语基础教育教学点,让非遗走进校园,开设的“非遗兴趣班”则由传承人开展羌笛、羌绣、瓦尔俄足等非遗项目教学,编辑出版的羌语乡土教材《云上的人家》《俄不基的故事》也广受师生喜爱,黑虎镇还被国家民委定为“羌汉双语和谐建设乡镇”。

多渠道开展宣传,让羌文化家喻户晓,并通过宣传栏、横幅、标语等推介羌族风土人情外。茂县电视台于2010年开通的“羌族频道”创办了专题节目《岷江》《乡村视野》《走遍羌寨》《平安羌城》等8档栏目,制作并播出了许多非遗文艺作品,开展了羌语电视教学。同时,与潇湘电影集团公司等合作拍摄了羌族原生态电影《云上的人家》《莫朵格依》。

在保护传承中,茂县将成果转化为了丰富群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的资源,按照建设“羌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通过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开辟了坪头羌寨、羌城等旅游新模式,仅羌城的年游客接待量就达百万人次;将羌绣、羌笛等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结合,近年来,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其中,7家羌绣企业,羌寨绣庄有限责任公司、兴绣藏羌文化工艺发展有限公司就提供了500多个就业岗位,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也通过参与刺绣、或在企业打工成功实现脱贫致富。

传承中,传统文化的精华被发掘出来,在丰富群众生活的同时,羌文化所具有的爱护环境、尊重自然、注重民族团结、睦邻友好等积极向上的精神,还推动了全县良好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形成。

春风浩荡花千树。文化传承保护是永久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而为。当前,茂县在致力消除居住分散、人口流动大、专业人员缺乏、保护经费不足、保护氛围尚未完全形成等短板中,再次精准发力、认真研判、寻求对策,让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走在了更加宽广的路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